五行火分哪几种?

华宏宇华宏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火,指的是万物具有的性情或性质。这如同人的“五德”一样,是形容人类具备的五种美德。 “五德”是人所具备的仁、义、礼、智、信;而“五行”则是木、火、土、金、水,其实质都是指事物的运动规律或者存在状态。 所以,要理解火的五行,就应该先弄清楚什么是火的性质和规律。 火的性质,古今中外有很多解释。最经典的就是《说文解字》里所说的“火,炎上也” 炎,就是火焰,火光之明。所谓“炎上”,就是说火具有炎上的运动特性,也就是现代物理学中所说的“具有向光性”。 自然界中的火,无论天火、地火还是人造火,都具有这个属性——向上、向光。

在此基础上,《尚书•洪范》中还进一步指出了火的另外两个特点——“燥湿”和“显隐”。 “燥湿”是说火具有干燥、蒸发水分的特性。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有了火,我们才能煮熟食物。如果没有火,我们只能食用生鱼片,或啃食尚未完全剥开的坚果。 火还具有“显隐”的特性。什么叫“显隐”呢?这就是说,火不仅能够照亮周围,让事物显现,而且能够穿透黑暗,让人看到细微之处。 有了这四个特点,我们就可以把世间万物的性质分为四类,即: 可见,在“四行”中,火是最活跃、最具有进取精神的。它如同一团烈焰,既能升华又善于燃烧,既能温暖又能毁灭。这是自然界的火给我们展示出的力量与美。

赖逸凡赖逸凡优质答主

在五行中,火的特性是“炎上”。人的情志有五,为怒、喜、思、悲、恐,五情对应五脏,火应“喜”入“心”。“少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之火,亦称“生生不息之火”,“壮火”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病理变化的致病之火。“少火”能“壮水”,即能促进、激发“水”的功能,“壮火”则能“耗水”、“烁金”,即“火大水干”,耗伤“水”和“金”的正常功能。因此,“壮火”是人体健康的劲敌。

在中医理论中,火又有“虚火”、“实火”之分,分别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病位也不相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实火”多因外感邪热过盛或过食辛辣等温热食物引起,属于有形之火,病位大多在人体上部,多表现为面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等症状;“虚火”多因人体气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致,属于无形之火,病位大多在人体下部,多表现为潮热盗汗、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等症状。

“壮火”和“实火”都是有余之火,是中医所说的“火热证”,可以采用苦寒、清泻等中医的治疗方法,以“泻其有余”;“虚火”是中医所说的“虚热证”,治疗时绝不能用寒凉药,而应当用温补的方药“补其不足”。如果“虚热证”误用苦寒攻伐之剂,那就犹如“雪上加霜”。因此,必须经中医辩证确定是“火热证”还是“虚热证”后,才能进行治疗。在预防方面,无论“火热证”还是“虚热证”,都应忌食辛辣厚味等温热之品,以免“火上浇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