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五行解释意思是什么?
《五行大义》云:“木,日春。象形。凡木之属皆从木。”“火,日夏。象形。凡火之属皆从火。” 此以四时配五行的起源,其说出于汉代。汉代人认为,在一年之中,春为东木之位;夏为南火之位……如此等等,各有配属。人们看到东南有树木,便是“木”行;见到南方有火焰,便是“火”行…………以此确定一个“行”的方位。
至于“金”、“水”两行,则比较特殊。“金”寓于西方,而“水”寓于北方。古人用“金”来比喻金属性的东西如兵器等,用“水”来比喻流动性液体性的物质如水等。凡是“金”,必待西方“秋”气来临才会出现;凡是“水”,也必待冬天“北”方之水才能存在。故曰“土生金,金生水”(见《五行大义》)。
这种五行相配的方法和理论虽然来源于汉代,但却是古人观察自然界的产物。他们确实发现了,在一年之中,草木生长有其固定的位置,即“东方木”;火也有其位置,即“南方火”。而且发现,每当春季,树木由沉睡中醒来,开始发芽;每当夏季,树木茂盛,充满生机。这一切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
“木,始生之形,圆而曲,物之体,始于木,故曰‘木,曲直也’。 木,生长之形,自下而上,故曰‘木,生发’。 木,成长之状,高而直,故曰‘木有造化’。 木,衰老之形,枝柯零落,故曰‘木,凋落’。 木,死灭之景,根干凋零,故曰‘木有残损’。
火,始生之形,形如炬火,光焰有形,故名曰‘火’。 火,生长之形,自本末,故曰‘火,炎上’。 火,成器之状,形具光彰,故曰‘火,炳亮’。 火,衰亡之相,形灭光消,故曰‘火,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