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为什么北上?

南子扬南子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来回答一下吧!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所谓“北上”,其实是指以徐克、陈可辛为代表的新一代港片导演投身内地电影市场。而这一现象背后真正值得研究的命题其实是这样:在港片鼎盛时期过后,在香港电影行业本身开始萎缩(票房)的同时,内地的电影市场却在飞速增长(尤其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付费观影模式)——在这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身处其中的香港电影人作何选择?是坚守还是南下(大陆)?这实际上是一个香港电影人在时代大潮下的选择和命运问题。

我个人认为,以徐克、杜琪峰等人为代表的一代港片导演的选择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时代特征。他们出生(徐克1950年生于北京)并成长于香港,是在香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新移民;他们在五六十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和大移民的时代而移民香港,并在香港完成中学乃至大学学业(徐克中学毕业于圣保罗书院,其后进入香港名校港大读书);他们的职业生涯也正是港片崛起和巅峰的时期,从《上海滩》到《英雄本色》,正是香港电影从五光十色走向类型化、商业化、成熟的年代;

而从《阿凡达》到中国巨幕的普及,我们又不难看到香港电影商业与技术上的传承与进步。所以这些人的选择不惟代表了他们个人的命运,实际上也折射了香港电影的一个发展历程--它从草根文化中诞生,经历了港片的辉煌,而后进入一个以技术为先导的转型期,最终走向了与内地区域经济和文化融合的道路。应该说这个选择代表了香港电影的一种选择,一种从草根文化和港式浪漫主义到精英意识和全球化进程的一种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北上导演之中有不少是“北上去不了”“南下来不回的人”——他们或是出生在北方,却长在南方(如吴宇森),或原本是大陆籍演员、后移居香港(如梁家辉),又或是出身台湾,后来去香港发展(如李安)……他们的“北上”实际意味着回归或者说是故乡的寻回,这其中是否也有香港电影人在时代大潮下的命运迁徙和流散呢?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