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火车这么少?
中国铁路客运量24.51亿人次,其中高铁客运量6.657亿人次,美国铁路客运量仅3350万人次,火车乘数只有中国的1.3%,从客运量来说,中国铁路有非常高的利用效率。美国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了30%,但总里程32206公里,只有中国的46%,这种差距就不是可以用车多道少来解释了。中国大部分都是高铁,其运输能力大大高于美国的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的老线路铁路。但每天中国的所有铁路列车的客运量也只是美国两倍左右,说明中国铁路的列车数量并不比美国多。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情使两者在交通上有极大差异。
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9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东部面积不到50%的土地上,所以东西向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内部流动都很大。人口多了以后,就会面临两大问题:如何住和如何走。
解决住的问题的办法有两种:建新城和向高层发展。由于要解决如何走的问题,建新城和向高层发展都需要交通基建的支持。向高层发展要求交通线路密度很高,这样,人从家里出来走到地铁和轻轨的站台的距离都较短。建新城要在老城附近建,这样,人从新城出发去老城的距离会较短。但建新城意味着要有一条甚至多条快速路网和多条轨道交通线网。无论是向高层发展还是建新城都会产生一个后果:市中心向外迁移。这个过程不断地发生就会形成如同北京和上海一样超大城市。这种情况下,汽车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以至于汽车不再成为最佳选择,人们会在城市中选择以轨道交通为主的换乘出行方式,如上海平均每次出行中有65%是在公共交通内,4%在出租车内。对于一个超大城市,由于汽车的出行成本过高,而轨道交通又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因此,一个超大城市必定选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且作为一个超大,地面建设道路的面积受到极大约束,因此,一个超大城市也必定选择发展在空间上不受地面约束的轨道交通。超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并且形成城市都市圈。在超大城市外的交通出行中会出现大量长距离出行。因此,一个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必定会大力发展适合中长距离出行的铁路交通。
美国人口很少而且人口主要都集中在远离太平洋的东海岸。一个典型现象是,人口为美国15%的中西部铁锈带面积占美国的40%。所以美国人不需要面对如何住的问题。因此,他们几乎不发展轨道交通。而且美国地广人稀和城市分散又使得汽车成为最有利的出行方式,同时,其居住模式也是远离城市中心的以汽车为交通工具的低密度郊区住宅。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汽车出行的主导地位。这种居住模式是建新城和向高层发展不能解决的,因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和所住地方的房价都很难改变。尽管美国城市间也存在很大距离但城市少及道路的极度畅通使得长途出行仍然可以选汽车出行,例如,在洛杉矶和纽约之间出行会选择乘飞机是美国,在中国则绝对不可能。所以作为小众出行方式的铁路交通不可能得到像中国那样大力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