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从字源上看,“威”是会意字,金文中的“威”是由两个“女”和一个“戌”组成,表示“妇女持戈守卫”的意思;到了小篆中,这个字形发生了变化,变成由“女”“戌”“武”三部分构成的形声字,“女”是声旁,“戌”是形旁并包含文字学中所谓“示”部的意思。所以“威”的本义就是指军队强壮、有战斗力的样子——这一层的含义现代汉语中还保存着,比如“威武”一词就保留了古义。 “武”字的本义就是指“战争”,《说文》解释得很清楚:“武,征伐也。从止武,会意。”可见,“武功”和“武力”这些词中的“武”都是指战争中展现出来的那些状态:武器、军人、军事等。而“威”则是从“武”中衍生出来专门形容军事的那一部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战斗力”。这是“威”“武”二字的基本字义。 从这两种意义发展开去,人们又造出了许多新字来表示新的含义。例如,“师”字,甲骨文的形状就像一只大蝎子(下图),所以它最初的本义是指蝎子一类的虫子,引申指首领、老师等,再引申出教(教授)的意思;而后来用“舞”字来表示“跳舞”的意思——“舞”的古文字形就像是两个人握着棍子一边比划一边跳的样子。
另外,汉字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同一个字,可能代表不同义项的时候,它的笔画数是不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叫作“增省笔”,即为了书写的简便而故意增加或者省去某些笔画。以“威”为例,它表示“使人敬畏”的意思时字写做“烕”,而当它表示“灭亡”的意思时字写做“毀”或“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