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的意义: 《尚书·洪范》记载“水、火、木、金、土”叫作“五事”,是决定国家兴亡的基本条件;“善言、善听、善问、善思、善动”叫作“五福”;“烈、静、安、宁、戒”称之“六极”。
这里讲的五大类事情中,除了第一项外,其他四事都与人体有关。古人认为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国运长久,因此,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出了五脏与六腑(胆无腑)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在这五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产生了阴阳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的方式或状态,它反映着事物内部的结构及其外部变化的根源。
中国先民从对宇宙万物的长期观察中发现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特性可概括为五类,于是用这五种特性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特性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它以五行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协调,并以此将天地万物分为五种属性,而中医就是按照这个理论指导人们养生治病。 五行的具体分析如下所述:
1.木的特性 有生长、生发的特点,具有生发、向上、条达舒畅的性质;
2.火的特性 有阳热的性质,具有向上的、升腾的、明亮温暖的特性;
3.金的特性 有收敛、肃降、清冷的特性,有坚敛、下行、清肃、洁净的性质;
4.水的特性 有滋润、向下、潜藏的特性,有寒凉的性质;
5.土的特性 有长养、化育万物的特性,有培植万物的特性,有润下的性质也有向下的作用。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联关系。在五行学说中,这一组关系被解释为:
(1)水生木——因为水滋润、向下的特性使植物得到滋养,所以五行中的水生木;
(2)木生火----树木的生长、条达舒展有利于燃烧,故而五行中的木生火;
(3)火生土一一火燃烧后形成的土含有草木灰等元素,故曰火生土;
(4)土生金一—由于金属多矿藏于泥土之中,经过挖掘开采后才能形成金属,故而土生金;
(5)金生水一一金遇到潮湿的环境易被腐蚀而熔解成液体,故名金水;
(6)水生木一一水滋润植物的特性,使植物得以存活并萌发新芽,故曰水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