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五行属什么?

邴镜洁邴镜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踮,趋也。从足甸声。(段注:今作‘蹑’。)” 可见“踮”字的本义为快步而行。许慎引用的这个字当读nì;而“蹑”就是今天的标准写法,应该读niè。这两个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形体而已。

“跬”与“跨”有关。《说文》:“跨,越也。从足各声。《春秋传》曰:晋师三跨于济。”“跨”的本义为越过两物之间。“跬”者,一足前,一足后,即半步远之意。由此可知,所谓“半步”者,乃是指双脚仅各跨过一步中的一小部分——这当然很慢了!至于古人所说的“举趾下底为一举足,再举足而却站是为一步”的说法[1],显然是在用一种非常笼统、粗糙的方式来形容“迈步/走路”这个动作,不能用于衡量一迈步一落足的精确距离。

至于古人所说的“步”和今人所谓的“步”,在意义上其实是有很大分别的。古人在日常用语中很少使用“步”这个词,多使用的是“跬”和“步”两个词。而所谓“八尺为步”,只是指军阵中士兵之间的距离单位,而不是日常生活的长度单位。所以《汉书·律历志上》才要专门解释一番才能让人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步者,人之行也。步五百里有奇。故二千五百步有奇谓之舍。舍者,舍也。一舍三十里。周制六寸为步……” 古人所说的“步”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可以表示任意一段距离的长度。比如《管子·轻重甲》中的这一段话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谓微子曰:“彼之为象箸使西施从事而浇洗之必不尝羹矣。象箸必不以糠秕而食。今纣为象箸而天下始似则诸侯相望而来供礼焉。圭璧珍玉器具列于前,而庖厨尽珍羞之膳。然而不终其世而社稷为墟。非惟侈淫之道不至如斯,而且以群臣皆乐其制而不敢议其弊,此故至殆也。”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从前商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和盘子,箕子为此感到惊恐不安。他对微子说:“那些用象牙做的筷子,一定会用西施那样的美女去洗刷它们,而不会用它来喝那汤羹。用象牙做的筷子肯定不会用它去吃糠吃秕。如今他用上了象牙所做的筷子的话,必定会有无数的诸侯国派使者来进献珍宝和礼仪贡品……结果没有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这不是因为奢侈无度的原因吗?更何况他让所有的官员都跟着学这种风气,没有人敢说它有什么缺点所在呢!这便是极其危险的呀!”

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把“步”和“尺”等同了起来。但这里的“步”并不是现在所理解的一“步”等于五“尺”的意思。这里的“步”只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单位,用来代表一切长度,和“尺”一样。所以箕子和微子才会对商纣王的奢华生活如此惊慌失措。

优质答主

从偏旁看,“足”旁加一个“页”字; 从字形上看,上面是“页”,下面是一串的“脚” 这个字属于“形声兼会意”的字。 这几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共同点——都是“用”与“走”的意思 那么它们的共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因为走路需要腿和脚的配合才能完成 所以这里边其实就表示了两种动作,一个是“站立”、另一个就是“行走” 而这两个字的共同点是“在动词后面”所以有“行”“动”的意思 在这些文字里,它们还都有“止”这个字根,也就是像人站在那里一样 比如“站”、“止”等 所以在这些字里都包含了“止”的意义 另外,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通常将这样的字归为“行部”类,后来才变为“足部”(现在的五行为十二地支) 我就不画图了。。。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图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