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五行属什么?
《白虎通义·五行》:“木,春生焉;火,夏长焉;土,中央堆积焉;金,西方清澄焉;水,冬凝焉……故春者,万物之所出也;夏者,万物之所长也;秋者,万物之所落也;冬者,万物之所伏也。” 这里的春、夏、秋、冬指的都不是节气,而是四时。
从立春到清明是一季,分为春季三律:孟春(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从立夏到立秋是夏季二律:小满(四月)、芒种(五月)。从中秋到立冬是秋季五律:处暑(七月)、白露(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从冬至到大寒是一季,称为冬季六律:小寒(十二月)、立春(一月)、雨水(二月)、惊蛰(三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
所以,农历的立春和立夏分别对应阳历的二月初和三月底,而不是现在的两月间。农历的中秋与寒露对应阳历的八月中和十月中。而大寒是腊月初,不是在腊月末。 所以,二十四节气里只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大暑、大寒等八个气节和气,其他都是变节气。
五行中的春、夏、秋、冬也不是节气,也是四时有名别称。但它们对应的季节并不是我们现代所认为的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五行中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生理状态和一个相对的物理变化幅度。这个相对固定的生理状态就是“旺”“相”“休”“囚”“死”。其物理变化幅度叫“十二长生”,即子午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24个位置,每一五行在每一位置的生理状态和物理变化的幅度各有不同。
具体可参考我的文章: 五行学说的建立建立在阴阳理论和干支理论的基础上。它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解释大自然万象和人类世间万物的起源和衍变。它是中国古代科学和世界古代东方科学的宝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