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五行怎么来的?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的是气候因素(气温、气压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对于气候因素的适应能力。 “五运”指的是金运、木运、水运、土运、火运;“六气”指风邪、寒邪、湿邪、燥邪、热邪、火邪。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五行系统,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五运六气”每年都循环一次,周而复始。 其中每个干支五年为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的开始和结束都以春分或秋分作为标志。以立春为起点,春天五行属木,故每一周期的第一步称为“木运”。以立秋为终点,秋天五行属金,故每一周期最后一步称为“金运”。以此类推……
根据古人“天人相应”的理论,每年的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生理变化是完全对应的。每年春属肝,夏属心,长夏属脾,秋属肺,冬属肾。五脏各有其阴阳,且相互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所以,根据每年的气候特点和脏腑功能的变化特点,我们就可以指导人们及时调节情志,适当锻炼身体,合理摄取营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年份五行计算方法一:
按照十二地支的“五虎遁”来推测当年的年柱的五行。五虎遁是:甲己化土,乙庚金,丙辛火,丁壬为水,戊癸木。
年份五行计算方法二:
年份天干,2,7为金,3,8为木,4,9为水,5,0为火,1,6为土 。
年份五行计算方法三:
年份后两位数除以4,余1者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余2者天干 为乙、丁、己、辛、癸,余3者天干为庚、壬、甲、丙、戊,无余数者天干为乙、丁、己、辛、癸,再按十天干定五行, 逢金为白色,木为绿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
年份五行计算方法四:
年份起八字天干法:将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加上3,然后除以10,所得余数即为天干的序位。即余数是0和10则天干位甲,余数是1则天干位为丁和戊,余数是2则天干位为乙,余数是3则天干位为丙,余数是4则天干位为辛和庚,余数是5则天干位为癸和壬,余数是6则天干位为己,余数是7则天干位为庚,余数是8则天干位为辛,余数是9则天干位为壬和癸,然后用天干推算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