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属于五行属什么?
“属水”的解释不够准确,五行相生的关系是这样的: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也就是说,如果甲(寅)被克,那么受克最厉害的乙(卯)就旺起来。这是五行相生中“阴阳相生的意义”。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相生中体现的“阳生阴”和“阴生阳”其实是有区别的!
具体地说就是:前面所说的“水生木”——阳生阴,是“同类相求”的意思,比如水流到了树木,水中的氢离子通过树木的叶片进入树体内,从而构成了新的生命;而“木生火”——阴生阳,则是“异类相求”,也就是木头上的油脂遇到了火而被点燃的过程。可见,“异类相求”不是“同类相求”所能取代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人不明白或者没弄清楚的。
具体到八字论命来说,因为天干是阴阳相合的,所以只有地支才有“阴阳”的含义——即只有地支才可以分别配阴阳五行。比如子午为阴阳,故而子午冲可以理解为“阳冲阳”或者“阴冲阴”,这样理解是对的。又因为寅亥为阴阳,故而有“阳遇阴”或者“阴遇阳”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但如果是子午冲,那么就不能把“子”理解为阳,而要把“午”理解为阳,也就是说,这里的“子”与“午”同属于阳,只不过一个是水一个是火而已——“水火”虽然齐发,但“水”是被“火”克制住的,所以这种冲只能表现为软弱,不能像“寅亥”冲那样彻底。
另外,八字理论当中,很多术语其实是建立在子午冲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岁运并临”,或者说“逢冲”、“犯冲”等等,这些说法都表明了八字论命是建立在阳冲阳、阴冲阴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体系。
有五种物质:水、火、木、金、土,按照相生相胜(相克)的次序运行着,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的。而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因此同宇宙一样,人的体内也有这五种物质。而且,它与宇宙间的五种物质是相应相通的。如自然界的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进入人体就变为津液、气、筋、骨、肌肉五种物质。把宇宙的五个部分和人体的五个部分联系起来,并把人当作一个小宇宙,这就构成了五行家的理论体系。
这种理论,贯穿于中医、占卜、堪舆(风水)等各种文化之中。中医以土、木、金、水、火五行来说明人体五脏(脾、肝、肺、肾、心)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病理变化。“五脏”这个名称,就是根据五行得名的。中医把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之中,以说明人体各部位的功能特点及结构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中医学上说的人体的五脏,与现代医学所说的五脏并不完全一样,它是一个扩大的五脏的名称。以 “脾胃”为例,中医的“脾胃”功能包括了现代医学上所指的胃、肠、胰、脾、胆,以及部分肝的功能。按中医理论,将人体的每个 “脏”都看作是一个功能系统,而非单指某一个器官和局部。中医的五脏与“腑”合称为“脏腑”,包括了躯体内部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中医将五脏归属于五行,每一脏都有对应于五行某一行的特性。以“脾”为例,因脾喜燥恶湿,脾的升发作用,类似万物在土地上的生发,所以归属于五行的“土”。又因“肾”有封藏潜匿、滋润、清洁作用,类似水的特性,所以将“肾”归属于五行的“水”。同样,脾与胃、肝与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之间也存在着所属五行的属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