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五行属什么?

仲崇康仲崇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容,在汉字部首中,属于“言字旁”,但是读róng时,却与“龙”有关;而读音为yíng时,又与“鹰”联系紧密。 那么,为什么一个姓名的部首本应表示文字的意符,却跟字形毫无关系了呢?这就要从汉字的起源说起了。

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就提到了“一字口”的说法,也就是认为文字最初的形状就像口中吐出的一个字。清代的段玉裁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并做了详细的说明: 可见,所谓“一字之口”说的就是每个字最开始只是一个形状像口腔中喷出来的一个字。而当这个字被大量使用并且流传下来之后,便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每一个字的形体都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笔画,而这些独立的笔画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可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意思(这也是“分别笔划,合之为字”的意思)。但不论怎样变化,这个字最初的形像会永远保留(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字都是“一字之口”演变来的)。因此我们现代人能看到的每一个字都带有其独有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该字“一字之口”的形状。

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现代汉语的字符(包括姓氏)最初都来自相同的“一字之口”,而这个“一”字之口由于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形成了现在繁体字和简体字表中的万千形态。 但是问题并没有结束。如果每个字符(含姓)都是由“一字之口”的变化而来,那为什么“王”“玉”“主”“土”“大”“天”等字不是“一字之口”呢?还有,既然“金”“木”“水”“火”“土”五行不是“一字之口”,那么为什么姓“袁”、“李”和“张”的字首是“女”“子”“弓”,偏偏姓“王”“陶”“钱”的字首却是“王”“巾”“钱”呢?难道这些姓一开始起名字的时候就没把“五行”考虑在内吗?!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谐声”。

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郑玄在他的著作《通俗文》中对“谐声”下的定义是这样的: “今人分字,二音者分为阴阳,重者为阳,轻者为阴。其本是一声之字,或左兼阴阳,或右兼阴阳。” 这段话的意思是,两个音节一致的字,如果意义不同或者用法不同,那么就把它们分别归入不同的类别。如果是同一个声音而又意义不同的字,那么就按它们的偏旁分出阴阳。(这里说的偏旁是指现代汉字的部首)

以上所说的“二字之音同义异”指的是古代方言读音相同而现代汉语分化为不同的读音的情况。这种两种读音的情况在古代是存在的,比如“龟”和“圭”,虽然古音皆如kui,但现在读音却不同了。这种“二字之音同义亦同”在古代也是存在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很多,比如“处”、“理”,“教”、“令”等等。随着汉字形体的简化,这种“二字之音同义亦同”的情况就越来越少见了,多数都变成了一音之字。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回答开头提到的问题了。首先,所有含有五行的字都不是“一字之口”,因为五行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文字最初的偏旁。其次,姓氏用字之所以包含五行,是因为这些姓氏的字首原本就有表示五行的偏旁,或者是形如五行的偏旁。最后,那些没有表示五行偏旁的字,比如“王”“玉”“主”“土”“水”等等,本身就不是五行之一,何来包含五行之说?

酆锦可酆锦可优质答主

容县人,2014年5月18日晚7点半至9点整在南宁市江南区星光大道33号广西电视台门口被一群疑似混社会的人殴打(有证据)及非法拘禁长达近三个小时; 2014年6月1日,被打后住院期间向警方报案时,医院方称我因头部受伤昏迷,不能亲自去办手续;随后于当日下午五时许由他人代我去公安局报的案,当时没有立案成功;

直至第二天晚上七点多才由家人陪同去的派出所重新立案。 在医院的治疗记录单上显示入院时间是2014年6月1日;出院时间为2014年6月20日【在医院住院治疗19天】;其中2014年6月1日到6月10日的“CT检查报告”诊断结论为:①右侧额顶叶、左侧颞叶脑挫裂伤并出血灶;②蛛网膜下腔出血;③右顶部头皮血肿;④右侧颧弓骨折?⑤双肺挫伤并气胸。出院后至今已经半年有余,仍然时常出现头痛欲裂的状况且记忆大不如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