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对应五行中哪个?
“数”是什么? 《说卦传》:“乾坤其易之门,坎离其易之腑……乾为德而坤作成……离为日而坎为月……”这就是说,在八卦之中,乾与坤代表了阴阳二气,是产生万物的原料;坎和离代表太阳月亮,是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之后的展现形态(日月是阴阳二气的凝聚)。 《说卦传》又说,震巽为木,艮兑为土,坎为水,离为火,坤为帛,乾为师,这是说这些卦表示的东西,都是原始混沌状态逐渐分化之后出现的具体事物,这些事物的出现是有先后顺序的,并且它们出现的根源都在于阴阳二气。
也就是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此消彼长,互为其根,由此才有了大千世界。 《系辞上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构成了万事万物的源动力。 《系辞下传》:“日月天地之间玄牝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形成的宇宙结构。 “阴阳合德,万物生焉。” ——阴阳二气交合,化生了天地万物。 所以,阴阳二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没有阴阳二气就没有万物,这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说,阴阳二气对应的五行属性,也就是木火土金水。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华文化与术数中。五行学说的“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自然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基本内涵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学说通过木、火、土、金、水及其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和描述宇宙间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有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天文、地理以及政治、文化、军事、医学等有较高价值,对古代东亚许多国家亦有较大的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分类方法和认知模式,是说明宇宙万物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模型。中医理论体系以五行理论为基础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至今尚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形成和确立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78篇,约160余万字,其中50多篇中均运用了五行学说。“脾,其不及,则为否卦,其至也,发为大塞,其病也沉短,其维也减,其窍也,其味周疮,其声呼,其臭腥,其液唾,其用周转重厚,其体柔润虚大,其志忧恚。”—《内经·生气通天论》,少,五行中属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