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狗属什么五行?
首先,这个“戊戌狗”的表述就是不正确的! 1898年的干支纪年法对应的公历应该是1899年,而不是1900年,因为干支纪年以农历新年作为一年起始,而公历新年没有相应的传统节日和假期,所以公历新年不存在“去年”的说法。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行推进的“清国宪政编撰”中,明确有“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即1907年2月)的记载,说明这一年的公历新年是在二月,而非正月初一。 这里需要解释下为什么要以农历新年作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因为农历中每月都有“朔望”之分,“朔”就是月初新月当空,而“望”是月末满月高悬。
在旧时我国传统天文学中,月相分为“新月、凸月、满月、凹月、新月”五相。其中新月和满月各有“晦、朔、望”三候。 新月出现在初一,此时月相处于“新月—凸月”过渡阶段,非常朦胧,很难用肉眼区分。但是到了初二,月亮已经变成凸形的半月。直到初七或初八,才能用肉眼明显分辨。而在初十前后,圆月又逐渐变回新月。 农历新年实际上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朔日,而不是现在的公历新年。而这一天正是立春之时。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立春之后月亮由渐亏到盈满,气候也由寒冷逐渐变得温暖。
从节气上说,春节是指立春节气之后的第一个满月,也就是“正月朔”。古人把每个正月的第一天天文现象称作“元”,如“元朔”“元辰”。而“元旦”则是“诸节之首”的意思。所以《尔雅·释训》中有“元旦,一岁节首”的说法。 现在我们常说的“春节”实际上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从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的所有民俗节日的总称,而这个节日体系的古老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1]
当然这种古老的岁时节序制度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早已被破坏殆尽。现在人们过春节大多是以公历日期为参照,把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当作腊月,正月二十九当作春节,甚至把“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单独拿出来,作为新一年的第一天和第二天。 而这种以阳历为主、阴历为辅的做法显然违背了“阴阳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