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字五行是什么?
“弥”字的字义和五行都是什么? 《说文》云:“弥,更也。从止,从二。读若迷。谓走而复来也。一曰弥,远也。”这说明,“弥”的本义是指行走,且是往复、反复或循环地走。由此引申出“更”、“远”等意思。 由“弥”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它的本义与“走之”有关。“弥”在古代是一种异体字,多用来写“邁”(迈)。《詩·大雅·崧高》:“四牡騑騑,周道彌馳。”毛傳:“彌,漫。”鄭箋:“周道如週遭之。”《漢書·韓信傳》:“於是大軍四面而圍趙,信東馳走。”顏師古注:“謂繞一圈而復來。”又《春秋·隱公元年》:“公孫佗見諸侯之師還,不盡献於天子,而私爲天子築宮室。”疏:“言築宮室,如人之營舍,從一端始,旋而向另一端,謂之‘彌’。”《荀子·勸學》:“齟齬而不相調,足以相彌攖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注“彌”字时说:“蓋凡物之行,必由兩端而起,其去亦如之,起終則行畢,故曰彌。”“彌”的本義就是走。
“弥”有离散、消失、覆盖的意思,是由“步”到“走”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引申义。《詩·邶風·谷風》:“離離原上草,歲暮陽春至。”《楚辭·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洪興祖補注:“離,離別之離,猶今言離開也。”王逸注:“靡,無也。言己德音無量,恩澤普施,猶日月经天,寒暑運移,未有窮絶已時,故曰‘綿綿綿綿’,長遠之意。”這里的“離離”、“綿綿”都指“離散”、“分散”的意思。由此可見,“離離”的本義也是“離散”。
以上對“彌”字的解釋来源于《說文》、《漢典》和《古文字構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