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的五行是什么?

万俟诗梓万俟诗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结构与自然界是对应的,身体上的穴位和病症对应的经络也是相对应的。 自然界的山有高有低,人有胸有背。自然界的水有江海、有小溪,人体里的血脉也有大的小的——江河容易理解,小溪就是经脉中运行血量比较少的一些经络了.《类经图翼》中说“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总为十二经,而手太阴阳明之脉,别入寸口,别走太阴阳明者,分为十二经也”。

这些经络因为流动的血量比较少,所以又叫做“细经络”“小络”。 经络就像桥梁一样,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分。经络之间又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这样,身体这个有机体就能够做到整体协调,各部分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功能活动。

当然,这种对应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我们常听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说经络不通的时候,会出现疼痛的症状;但是如果经络不通,首先是局部出现气血淤滞的情况,出现肿胀疼痛,这是由于“不通”导致的,这时候如果进行疏通经络的操作,让经络通畅,那么症状就会解除。也就是说,先有不通,然后才会产生疼痛,这就是顺序了。

因此说,在疏通经络的时候,是有原则性的。要先疏通,而后消痛祛肿。 另外,从五行的角度来说,人体的五脏(心肝肺脾胃肾)是属火的,六腑(胆道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是属金的。

中医认为,水火不相容,而金得火生,故此有“心火下移小肠”的说法,意思是说,心脏里面的热会通过肾经,传到前面的小肠,引起小肠的热和燥;金生水,肾水是滋润全身的,但是过润则会伤脾,中焦不运,导致湿从内生;土虚不能载木,脾虚就会导致肝气郁滞而生湿。

可见,体内的湿气其实是由于外界环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而产生的。要想祛湿,就必须从外部环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三个方面入手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闵万苏闵万苏优质答主

在五行归类中,五脏分属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五脏在躯干部又各有其相应的背俞穴,“肺之募位在膺,心之募位在俞”。膺即胸,就是说心的背俞穴在胸部,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合于大肠。肺的功能正常,人才能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气血旺盛。如果肺部有病,就会影响到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出现脸黑无光泽、毛发枯黄。而肺俞、心俞二穴,是治疗、保健肺脏疾患和强壮肺脏最佳的刺激点。

肺俞、心俞二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1.5寸便是肺俞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各1.5寸是心俞穴。由于此二穴在背部,一般自摩较为困难。可取仰卧位,分别以两手拇指指腹旋转刺激二穴,使有温热感为佳,每穴刺激1分钟。一般上午10时至11时或下午15时至17时刺激效果最佳。刺激此二穴,不仅能强化肺部生理功能,防治肺部疾患,还可以健美胸部,使胸部丰满,乳沟加深,对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乳汁分泌不足也有很好的疗效。

在刺激此二穴的同时,可配合生脉饮口服,效果更加理想,生脉饮的配置方法是:人参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