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五行属性怎么算?
这个问题,我在《五行的起源与演进》(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年9月)一文中已有所探讨。现在把文章贴出来供大家参考。 古人建立五行学说,主要是为了解释万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用现代科学思维去推求古人在没有现代科学基础上对自然界及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没必要也不能苛求古人所建立的五行学说是完全正确的。
五行学说发展至汉代形成了阴阳五行说,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潮,被广泛用于医学、易学、儒学等各个领域。但这种学说的模糊性和含混性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后来的道教方术和中医诊断开出了“万能钥匙”——无论遇到什么病只要五行一说就能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的进展和生命力。到了宋元明时期,由于理学的繁荣,人们对五行学说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和注疏,虽然丰富了其内涵和外延,但也使得其更加玄妙而难以把握。直到清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得盛,人们开始转向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五行说才渐趋式微。新中国成立后又因其封建迷信的色彩受到批判,一度沉寂。但其在民间的影响依旧存在。
近年来,随着新国学热的兴起,五行说又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不少人对之推崇备至,认为它能囊括宇宙万象;也有人对其嗤之以鼻,斥之为封建余孽。这两种态度都过分了。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学说。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地认识五行呢?我的观点是:五行是古人一种朴素的系统思考模式。它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界五种性质事物的观察:金木水火土。在此基础上,古人们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五种事物又可以细分:金分五金,木分五木,火分五火,水分五水,土分六土。这样,一个由五类元素组成的五大类事物的体系就诞生了。这就是五行的本原。它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贯穿了古人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
五行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无所不包的。但它作为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挖掘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