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池在五行属于什么?
“澡堂子”这种场所,在古时被称为“汤池”、“沐泽”或是“浴室”等;而到了近代和现代后,则多称为“澡堂”“洗澡堂”或“洗浴中心”了。 那么,为什么古人会将“澡堂子”称作“汤池”呢?
这首先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并没有专门用于沐浴的设施(浴室),通常都是在水井旁搭建一间简易的木屋,作为洗澡的地方——当然,这里也要顺便解决如厕的问题。所以,古人所说的“浴室”,其实即指的是“有浴室”,而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浴室”。
另外,古代社会虽然也有专门的“浴室”存在,但那些富贵人家的浴室,与平民百姓的浴室,在布置上却是大同小异的。如唐代诗人韩愈写的《温泉铭》中说:“斯水之以温濯热,涤垢腻,而肌肤润泽,白发不老。”而宋代文人周辉所著《清波杂志》中也说:“都人风俗,喜浴,有浴堂。”古人们的浴室,大致都是建有封闭的围墙,并设有大大小小的浴池(或称浴盆),以及用来擦身的浴巾、用来清洗头发的浴桶等等。 正因为古代的浴室大体如此,所以才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汤池”。明代戏剧作家吴炳曾在其著作《锦笺记·募缘》中写到:“山妻自诣汤池,沐浴更衣。”这里的“汤池”,指的就是“浴室”。 既然“澡堂子”自古又被称为“汤池”,那么自然就可以从五行方面进行解释了。即把“澡堂子”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作是一个“水池”,那么它就在五行上属水无疑了!
金
木,火,土,金,水,五者,当其旺时,各胜其所不胜,而恐其所胜。受克(不胜)者,因时制变,亦能反克之。是循环相生相克无已焉。脏腑、经络有表里,奇腑也。经络也。各有所属焉。故医病者,欲知受病之始,当知病名,知病名者当知五行生克之理,及脏腑、经络所归属焉。如是观之,明病原也十有八九矣。
凡浴处最忌坐北向南,即所谓火克金,而伤肺也。次之忌坐东向西,即木克土,而损脾也。
沐浴于正五行家之说也。然要知受病之原,宜当详知六冲,六害之道,方能精晓。五行者,五阳也。六冲者,五阴也。
六冲之说,如寅午戌会火局,而亥字冲之;亥卯未会木局,而午字冲之;巳酉丑会金局,而申字冲之;子申辰会水局,而寅字冲之。故寅午戌,亥也;亥卯未,午也;巳酉丑,申也;子申辰,寅也。此即四时有寒有暑,而阳中有阴以和之。故冲者阴,会局者阳,冲者冲其生旺之位,生旺之气冲散,而死绝之位必盛。
会局者,谓三合也。三合者,天地人三才之合,自然之会,生旺之极。有水局、火局、木局、金局者,三会不同。会局者阳极,冲者阴盛,此四合十二支之生克也。
六害者,亦自然之理,害必于所生之地,如子害午(子水之旺极矣,而害午火,水害所生之火也)。丑害未(未土之极位,受克于丑金,土害所生之金也),寅害申,卯害酉,辰害戌,巳害亥。即所谓母杀其子是也。
子申,寅亥,卯戌,辰酉,辰亥,午未共十二支也。皆所生之地也,所生之地者,是子之母,为子所受气之处,而反害之,是母杀其子,其理至明且然,非有假于他气也。此人身十二经络之生克也,冲害之道,正以制其旺极之气耳。故会局冲,三合害,其理不一,正有以相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