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宝子带火吗?
谢邀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事实,就是古代人对于火的认识与现代人截然不同。古人是没有“火”这个概念的;所谓“五行”中的“火”并不是指“火元素”——现代科学所说的“火”的定义。而恰恰是因为没有“火”的概念,所以古人对火的运用才更为广泛、深入。 而正是由于古人对火的认知有限,所以他们才会用五种更基础、更易感知的形式去描述和定义火——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的‘火’”。 “五行的'火'”其实就代表五种状态或五种运动方式。
“水”是流动的状态。在人体内,它表现为津液在体内运化;在人体外,它表现为雨滴、露珠等液态物质。所以水是阴,火就是阳。 “木”是一种生发的状态。在人体外,表现为树木的生长、开花、结果;在人体内,则表现为气机升腾。所以木是阳中寓阴。
“土”是一种长养万物的状态。无论是人体还是自然界,都需要有土的营养和承载。所以土是中庸之德,阴阳平衡。 “金”是一种收敛、肃降的状态。在自然界,金是指从植物汲取营养的过程;在人体,则是食物经过胃的消化,精微营养被吸收的过程。所以金是阴中带阳。 “水”是沉降的状态,在人体内,它表现为大小便的形成与排出;在外界环境,它表现为云雨、露水等。所以水是阳中有阴。
这五大形态,看似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深奥无比,这也是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五行”犹如一座大山,后人永远只能攀登,却无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