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五行代表什么意思?
五行的含义,《尚书 洪范》中提到:“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五种元素是大自然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
那么,什么是“太乙”呢?在汉代的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太乙数,又称“大衍之数”或“大衍术”。
所谓的“大衍之数”是指“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二气各半,化生万物(五行为金木水火土)”这里的“阳清”“阴浊”和五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后来的易学家们发现了太乙数与五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于是便将二者结合,形成了“太乙五行”论。 用现代话来说明“太乙五行”的概念似乎更为直观些。假设世界由“阴阳”两股力量构成,而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可以由此二力演化而来,那么五行可以理解为四种状态: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用更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五行生克制化,循环不息! 而太乙数的计算方法是以六十甲子每一个为一元,每一元分上中下三部分,共有六十四卦,其中五行为主,每行各有十干,共五十个。
这样,从一元到六十四元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图,也就是古人发现的“天地阴阳之数”——49+1=50. 所以,所谓“太乙五行”实际上说的就是干支五行在太乙数中的分布状况。
当十干在中宫(即太阳在黄道上平均分布的状态)时,五行分布状况属“五行皆备”,此时称为“旺相”; 当十干在上宫(即太阳由东至西运行的状态),或者十干在下宫(即太阳由西至东运行的状态)时,五行就会有强弱之分了——“阴盛则阳微”或“阳盛则阴微”,这是由于上下宫的五行性质决定的。
用现代语言解释这个原理就是,无论是什么生物,其生命活动的进行都必须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就体现了“五行皆备”“五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而这个量变的过程其实就反映了阴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阳为了追求阴,必须付出能量(消耗津液)和努力才能达成目标;同样,阴要想靠近阳,也必须付出自身能量(如糖)和吸收阳所付出的努力才能形成两者之间的平衡。所以,太乙五行实质上是研究阴阳二者之间运动以及平衡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