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五行属什么?
窦(dòu)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春秋时晋国魏犨的后裔封于魏城(今河南辉县),至魏文侯时,曾孙魏侈的孙子史称魏悼子,其子封于邢(今河北邢台),称为邢侯,因以祖上谥号“戴”为氏;又封少弟食采于乐平,号为乐平侯,其后人称魏叔子,其子孙亦称窦氏。故窦氏后人奉魏悼子为窦姓的得姓始祖。 2、少数民族改姓或赐姓而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鲜卑族贵族改为汉姓,其中有一项规定就是鲜卑族的复姓要改为单姓,其中的拓拔氏改为长孙氏,社甫氏改为窦氏.
源于少数民族: 满族托胡尔氏,世居地不详,是满族著名八大家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窦氏;
彝族古奴格氏,后有简改为单姓窦者,世居贵州黄泥河一带,后多冠汉姓为窦氏等;
蒙古族图莫特氏,世居科尔沁草原,后改汉姓为窦氏,是蒙古十八万户中的塔本万户所辖的一支;
鄂伦春族德都勒氏,后多改为汉姓窦氏、豆氏等等。
得姓始祖:魏悼子。魏悼子的后代分别以他的谥号“戴”和封邑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其中一支以“戴”为氏,而另有一支则以“窦”为氏。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有一位著名的武将叫窦武,他便是魏悼子的后裔。因此,我国的窦氏子孙都把魏悼子当作他们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窦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窦姓起源于山西沁水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窦姓族人开始由北方逐渐南迁到江苏、安徽等地。唐代时,窦姓人已经播迁于全国各地了.宋代时,窦姓人有的迁至今甘肃、陕西、江西以及江浙一带;明清之际,有人迁入福建;清代康熙年间,又有东北的满族人也改姓窦.据有关史料记载,窦姓最早出现在山西省夏县东下冯村的遗址中.这一带的窦姓族人大多是由当地窦姓与外地的窦姓融合而成.这些窦姓人士大多是在汉代从中原经河北迁来的移民.窦姓的发源地就在今天的华北地区.
历史名人 隋代窦建德(573~621年):河北涿州人。早年投奔瓦岗义军李密部,被任为千牛备身。瓦岗寨败亡后,投唐,被封为中山郡公。武德四年,自称大夏王,国号夏,都洺水。次年为唐将李道玄所败,退守乐寿(今河北雄县西南),改国号为燕。六年攻灭高开道余众,得幽州之地,改国号为燕,定都渔阳(今北京密云)。九年为太子李建成所诱执,死于长安。 北宋窦仪:蓟州渔阳(今天津宁河区一带)人。太宗淳化初任谏议大夫,后拜工部侍郎。宋真宗即位,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正。著《窦氏笔苑》十卷。 元代学者窦默:大都人。金代大儒窦恭之孙。蒙元入主中原后,应诏仕元。仁宗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窦默学识渊博,尤精于《易》学及音韵训诂之学。著有《窦氏秘阁录》二十卷行于世。 明代大学士窦庚:山东庆云人。洪武初年进士。建文时官至太常卿。永乐间以靖难兵变而得罪。后平反,授太常少卿。著有《青霞集》十二卷传世。 明末农民起义首领窦建德:济北郡济北人。早年投奔瓦岗军。瓦岗失败后归附唐朝。曾任御史大夫等职。武德四年在河北称永充王,国号夏。不久为唐军所灭,壮烈牺牲。 清代学者窦垿:云南石屏人。乾隆举人,历任广西柳州知府,江苏按察使等职。好读书,通文史,工诗赋。著有《芙蓉馆集》二十六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