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炸灌肠是什么?
小时候住在东城区,离钟鼓楼很近,每天清早点心都能吃到炸灌肠! 以前是白布条儿裹着下酒菜,一块钱一堆儿,要两堆儿给包塑料袋儿,有腰花、肝尖,也有猪头肉、熏鹅什么的。后来有了纸袋儿,好像还见过用饭盒儿装着的。 小时候觉得这个真不便宜啊,跟父母出来玩,能吃到炸灌肠真是开心极了。 这个东西其实应该叫“熏大肠” 因为在老家,每年过腊月二十三以后,就陆陆续续有人家开始准备过年吃的猪头、猪蹄子和大肠了。
我们那里没有“酱菜”这一说,做的咸菜都是芥菜疙瘩、萝卜、辣椒,或者茄子、扁豆、豇豆之类的。唯独做肥肠是不炸也不熏的,因为油腻,所以嫌麻烦。 妈妈和奶奶的拿手好菜就是葱爆肥肠,我是不吃的……
到了北京的餐馆里,第一次知道还有炸灌肠这道菜,觉得很惊奇——原来外地的做法和我家乡不一样呀,我们是卤煮(有汤),你们是炸的啊! 后来自己赚钱了,也吃过一些炸物,但总觉得还是这味儿最好。 前两年回了一趟老家,在超市里看到卖熏鱼的柜台前面居然有卖炸灌肠的,欣喜若狂!买了一点儿,让老板帮忙切成片,放在荷叶饼上,配上黄瓜丝和辣白菜,味道真是妙极了~~
我每次回到故乡,都会买些炸灌肠带回京。 最近一次回去,发现超市里的炸灌肠都换了包装,变成了小袋儿装,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两三块钱一袋儿。 我问妈妈:“这东西现在这么贵,是因为调料更好了,还是做法改变了?” 妈妈说:“你爷爷退休前是食品厂的大师傅,他从来都不吃这个,他说他们那个年代,这种东西到处都是,几毛钱一袋儿,好吃极了……” 哎…物是人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