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云代表水么?

赵云珠赵云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的,五行的“行”字有行走的意思,因此五行就是五大类事物的运动方式(因为世间万物都在运动);而云属于水的行,火属于火的行,金属于金的行等等。 《尚书·洪范》里对五行是这样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故五行者,天地之序也;五味六气十二辰人之五行。”这里的五行与方位、季节、时辰都对应在一起。

后来五行被进一步神化。汉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东方属木,青色,主春季,在时辰上为卯时;南方属火,赤色,主夏季,在时辰上为午时;中央属土,黄色,主四季的最后一个月(季秋),在时辰上为巳、午时分;西方属金,白色,主秋季,在时辰上为申时、酉时;北方属水,黑色,主冬季,在时辰上为亥时。这样,时间的五段划分就与五行的五行相勾连了。

随着五行说被引入哲学领域,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魏晋时期的王弼在《易经·乾》中注道:“形盛神劳而言大,木旺火炎而日丽,金繁水清而月朗,土厚田野而烟聚,形实神虚而志腾。形实者,金木土水也;神虚者,水火也。”这里不仅将五行一一对应于五种事物,还分别赋予它们阴阳的特性——这样的五行显然已经与古人所认知的自然界大相径庭了。

尽管如此,五行说还是在后世的中国广为流传。即使到了科学的近现代,有人仍然试图用自然界的五大元素来解释中国古代的五行。如梁启超在《中国史馆略述》中就认为:“古史家于五德终始之说,虽未易详言其原委,然大抵本之五行说,则无可疑。” 五行的水是什么意思呢?《尚书·洪范》中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古人的五行之水并不是我们现今所理解的液体的水。

《说文解字》中说:“五行,五常之气。王此以生,谓之行。”徐铉注释的五行就是古人所说的五常,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道德意义上的仁、义、礼、智、信。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合理的,因为仁、义等确实是人应具备的品质,且是古人视为最高尚的品性。这样的解释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把“水”放在第一位——因为君子应有如水一般柔和、明智的品质。这就是古代的五行思想。

项紫萱项紫萱优质答主

五行云:白、黄、赤、黑、玄。五方:北、中、南、西、东。

五行:水、土、火、金、木。其特征:寒、甘、苦、辛、酸等。

这五行似乎和现代人说的五种物质不一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里说的"水、火、木、金、土"与平常的"水、火、木、金、土"有所不同。它们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一种系统观,雅文化认识论。古代中国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演变即自然哲学的命题。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形态构成的,而阴阳则是构成了这五种物质形态的基本属性。五种物质形态各有不同的特性,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着,即生克关系。又说万事万物在本质上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形态组成的,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来概括。

《汉书•艺文志》"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所以,五行不是五样东西,而是五方之气。中国人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为了提高耕作的产量和品质,总结出了一定的耕作经验,这些耕作经验主要是总结天地之间的气的变化规律和如何顺从这些变化规律。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即农耕文化。从这种文化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中,抽象出五大类物质形态及相互关系,这就是五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