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怎么算?
干支纪法,是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记号体系,源于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理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顺序相互配合,每六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分别用六个文字表示; 这种循环记录的方法叫做干支纪法。其优点在于能根据公历年份的公元年号除以10的余数,得知其对应的地支;或反之,根据其所处之干支纪年的地支,计算出其对应的公元年份。 如“甲午战争”发生之年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则可以根据“公元年号÷10=干支纪年中的地支位序-5”的关系,即得1896÷10=189…6→189对应地支“未”位,故该年为“甲午年”;也可反过来,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公元年号×10+5”的关系,求出相应的公元年代: “甲午年”对应的地支为:5×10+2=52 年份=(52-5)/10=4 7/10 所以1896年是农历甲午年,也是公历1896年。所以干支纪年法是一种利用数字运算来确定年代的算法,而非通过其他方法推算。
干支纪年,由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历年分别为365日和366日,每年或每月的第一天都是从“甲”开始,到第六天又回到“甲”。这样干支纪元法在历史上曾实行了长达几千年,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逐渐被公历(阳历)所取代。 但至今在中国民间仍存在着这种干支纪年的习俗。例如,中国民间流传下的各种年谱中,大多采用干支纪年法。 中国传统的历法中,用十位数字来表示年月日的历法系统称干支历。我国目前使用的公历属于格里高利历,是西方人为了同教会规定的日历一致而制定的,又称西历、新历、阳历等。
由于格里高利历为现行公历,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干支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它是以六十甲子记录年、月、日、时,从而划分时间的科学方法。其中天干地支主要用来记录年岁,称为岁首(纪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