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五行是什么?
“濛”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如下: 【午集中】【雨字部】 濛 ·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4《廣韻》莫红切《集韻》摩红切,音蒙。水氣濛濛。一曰塵起。与朦朧同。又《玉篇》迷蒙,霧。又雨細也。亦作朦胧。 《說文解字》中也有一段對濛的解释: 【卷十一】【雨部】濛 潤氣,從雨、蒙聲。《詩》曰:“東風解冻,溫潤如濛。”莫紅切。 由此可見,“濛”字本義指春雨輕霧之貌(今天的“蒙蒙细雨”即由此而來);後引申為模糊不清,這也是“朦朧”的意思。因雨水飄灑狀似淚滴,所以又有“濕漉漉”和“渾渾噩噩”之意。 我們可以給“濛”字定出五个基本義項:
1.[形]形容微雨樣的景象或狀態:小雨霏霏|霧靄靄。
2.[形]形容看不清的模模糊糊的:~朧|~朧月色。
3.[名]特指春雨:三月~。
4.[动](雨)落在(眼前)的時候:雨點~~打在玻璃上。
5.[形]形容迷茫混沌:~里糊涂。 這裡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濛」是形声字,其聲符「蒙」有「養育」「蓋住」「不明了」「受到蒙蔽」等意,所表示的都是不清楚、不明白的意思,因此「蒙」字帶有的這些意思也都可借由「濛」表达。例如: 《楚辭‧離騷》:「吾令鳳凰飛兮,見食則鳴。豈烏鵲之不願兮,見食緩鳴。」王逸注:「烏鵲,謂小禽也。其性畏人,不敢親近。鳳皇至,乃出呼之。今烏鹊知鳳皇之來,故高飛遠揚,不肯就食,欲以餌诱之也。鳳皇止,則鳴矣。」李善注引三輔決獄:「盜殺之人,埋於荒野之中。夜半土氣潤澤,復生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