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五行属于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待。
一、“水”还是“火”?——属性的认定问题 古书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又云:“其性急”。 于是人们常以“水”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和德行。但是,医学文献中对于“水”的描述却并不是这样温情脉脉的——“五液”之一;“五脏”之“肾”,主水;“三焦”之中,有“膀胱三焦汁”,下注于“大肠小肠”之中…… 这些文字记载,难免让人产生疑惑,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古人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述呢? 其实很简单,中医所说的“水”,与西医的“水”概念,是有所区别的(其实中医的“气”和“血”也是如此)。中医所论之“水”,是与人体内环境密切相关的,其含义更加宽泛,并且具有明显的生理功能特征。 用现代语言描述,可以说:中医所谓的“水”,实际上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分的总称。
当然,这个“水”是广义的概念。除了这一广义的“水”之外,中医还有另一个含义特殊的“水”——即病机上带有“湿”“寒”特性的水液代谢障碍。这种水液的特性,可以简单概括为:停滞、浊、粘。所以,这种病机特殊的水液代谢失常,常常表现为痰饮、水肿等病理状态。
我们在认识自己的体质时,就可以围绕这两个层次的水进行初步的判断了。 如果身体内的水液运行顺畅,没有淤积,那么你的体质就是属于“正常”的。这样的人,只要日常注意减少伤阴行为,多食用滋润的食物,适当饮用开水,保持内环境的湿润度,就能维持阴阳平衡了。
但是如果身体出现水液停留或者“潮湿”的情况,那就需要根据新的体质特征来对日常生活进行调整了。
二、“阳盛”还是“阴虚”?——虚实的问题 当身体内水的属性出现了“湿”“寒”的特性,或者是停留在某处形成积滞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实症的问题了。因为“湿”“寒”是中虚的表现,而“停滞”则是内生积滞所致。无论是中虚,还是积滞,都是造成体内“实”的性质的因素。 所以,当出现阳虚水泛,或者是阴虚水蒸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为“实”的了。
“阳虚水泛”者,常见小便清长,四肢厥冷,腹满腹胀,大便稀烂;“阴虚水蒸”者,可见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失眠,尿少色黄。 如果你的身体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只是平时感觉容易疲倦乏力,精神不振,大便稀溏;或是经常口干咽干,总想喝水,大便燥结;亦或是手足心热,鼻尖出气热腾腾,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夜卧多梦,小便短赤等等,这些都属虚证,需要调整的内容就包括了“补”的成分在内了。 但是无论“补”也好,“消”也罢,都应该是针对具体病症,做有针对性的处理。而不是见“虚”就补,也不是见“实”就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