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婆怎么玩鸭?
最近很多读者问,香港的富太太们是怎么玩的鸭子呢—— 先简单说说香港的“蛋挞”文化(这里用“蛋挞”代指“鸭”),然后再讲讲那些上流社会的太太们如何“吃蛋挞”。
先说“蛋挞”。 “蛋挞”是源自葡萄牙国界的美食。上世纪中叶,香港殖民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引进了不少西方的产业和人文,蛋挞就是其中一种。1950年代起,不少西式餐酒馆开始在港盛行,而蛋挞这种甜点也随着欧陆风味在港岛蔓延开来。
最初的蛋挞里只有鸡蛋和奶油,后来加入了香草、巧克力等原料,变成了今天各种口味的蛋挞。60年代的港岛,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碗热汤面加两个鸡蛋的钱,大概也就够买4个蛋挞了。 直到70年代,一个普通香港人的每月工资大约为3000港元(1978年人民币汇率接近1∶1.6),扣除掉房租和生活费,能存下钱来买高档点的点心,已经是很不错了。所以最初蛋挞在香港并不是什么高档食物。
到80年代,港岛经济起飞,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之后,蛋挞才开始变得流行起来。那时候一枚蛋挞的价格大约是20港元(15元人民币左右)。到了90年代中期,一枚蛋挞的费用涨到了40港元(28元人民币)。 不过,对于今天的香港年轻人来说,最流行的吃法已经不再是直接吃,而是煮糖水或者做西多士。
再说富豪们的“蛋挞”生活。 已故香港首富李嘉诚有一个外号,叫“李蛋挞”。原因无他,只因他十分喜欢甜食,尤其爱吃蛋挞。在他担任和记黄埔董事期间,每年生日都会举行宴会,而宴席上必有蛋挞—— 当然这李首富吃蛋挞也是有讲究的,他的管家说,李首富只会在心情好的时候吃蛋挞,而且一次只吃半个。 李首富还有一个怪癖,那就是只要看到别人吃蛋挞,他就忍不住要吃。有一次在飞机上,空乘端上了一盘蛋挞,刚想递给李首富,却被他捷足先登,一把抢过来吃了。一旁的助手只好尴尬地解释道:“李首富最喜欢吃蛋挞了……” 除了李首富之外,不少香港富豪都喜欢甜食,比如会享受的“船王”包玉刚,就很爱甜食,一天不吃就难受。在香港有不少专门供应富豪阶层吃的餐厅,这些餐厅的菜价非常高,但卖的都是平民食物,例如饭团、肠粉、云吞面等等,而甜品类的价格就更贵了,比如一只水果冰淇淋要价高达300港元(208元人民币)。如果吃得高兴,有些富豪甚至愿意自掏腰包给餐厅赏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