贳五行属什么?

暨颜嘉暨颜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康熙字典》,“贳”字左边的“示”读作shì,右边的“逝”读作dí。 同时,该字典还提供了这个字的两种写法,一种如题目图片,一种是在“逝”上添加一个“言字旁”——诒(音同“迪”)。

上述文字的读音全部是:shì dí yì yì。 另外,我查询了《现代汉语词典》,“贳”字的读音与《康熙字典》完全相同;该词典中还提供了“诒”字的第二种写法——贻(音同“怡”),并注明这种写法是“旧体字”或“异体字”。看来,在汉字的简化过程中,“诒”被简写了,而“贻”则是另一种字体。

再查《古文观止》,书中“贳”字出现的版本与《康熙字典》一致——“所居市廛,近有河渚,周遭花木,极池亭之胜……余尝至其家,饮于池上,灯火荧荧,醉梦之间,身依翠袖,莫谓无情,其感已深。”(唐寅作《桃花坞记》) 而“贻”字出现的地方就比较多,比如:

1、“盖以水旱相仍,民乏耕作,惟鬻妻卖子,贻笑里闾。”(《战国策·燕策二》)注:此段翻译为现代文如下:“原因是连年发生水灾和旱灾,老百姓缺少耕作的土地,只有卖掉妻子和儿子,在村里受人笑话。”

2、“又幸老妪昏聩,贻误军机。”(《明史·郑贵妃传》) 注:翻译同上。

3、“然此特浅显之文,原不贻害后学。”(《朱子语类》)

综上,从古今文献来看,“贳”“贻”二字今通用,而“诒”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贻”,另外一种就是上面《桃花坞记》中的那种格式。

祁梦美祁梦美优质答主

“贳”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午集上】【宀部】 。 而“贳”字的读音和字形,则来源于金文中的“射”字(如下图) 而在商代甲骨文中,这个“射”字则是这样的。 可见,“贳”其实就是由古文字发展变化而来的形声字。

而关于这个“射”字,在《康熙字典》中也解释了它的出处——即《楚辞·九章·涉江》的“乘舲船余上沅兮”一句;还有王逸注曰的“舲,船之美称也……言乘此舲船之上而上溯沅水。” “贳”其实是个会意字——“射”是象形符号兼表音,“示”是表意的。 “贳”的字义可以理解为“用弓弩向远处发射”的意思,其发音也是按照这种本义来确定的——读音shì。 但是到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这个“逝”又有了一个新的读法——“shī”,而且字义也有了新的含义——“贷给、借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

首先我们要知道,作为上古汉语的“逝”字,它本来的意思是“往,离开”或者“死亡”,比如《汉书·叙传》中就有“圣人之逝”的说法,这是指“圣人去世”或“圣人的死”;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吾闻汉高帝乃沛郡丰邑人,姓刘氏”……等等。 这个“逝”的古语词义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它就是“去、离开”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